外汇
-
12月降息“有点悬”?美联储官员齐发声:数据缺失 尚未作出决定!
【12月降息“有点悬”?美联储官员齐发声:数据缺失 尚未作出决定!】在美国联邦政府“关门”、数据缺失的情况下,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AustanGoolsbee)、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LisaCook)和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MaryDaly)周一均表示,尚未就12月是否再次降息一事作出决定。古尔斯比指出,考虑到通胀担忧和缺乏官方经济数据,再次降息的门槛更高了。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 较上一交易日跌90点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16:30官方收报7.1225,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跌90点。
-
欧洲央行管委纳格尔:欧元区经济前景未变 12月会议将保留所有选项
【欧洲央行管委纳格尔:欧元区经济前景未变 12月会议将保留所有选项】11月3日,德国央行行长、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约阿希姆·纳格尔表示,欧元区经济数据与该央行的展望一致,但政策制定者仍在保留所有选项。纳格尔称,12月将根据新的预测在会议上基于数据做出决定。
-
央行今日开展783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央行今日开展783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
-
欧洲央行:数字欧元准备阶段结束 有望2029年准备好首次发行
【欧洲央行:数字欧元准备阶段结束 有望2029年准备好首次发行】欧洲中央银行近日宣布,为期2年的数字欧元准备阶段顺利结束,下一阶段将确保为首次发行数字欧元,做好技术准备、市场参与、和立法过程支持等工作。如果进展顺利,“应该在2029年期间为可能首次发行数字欧元做好准备”。
-
潘功胜: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潘功胜: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刊登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题为《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署名文章。潘功胜在文中指出,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我国是大型开放经济体,要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发挥好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为自主、有效实施货币政策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预期引导,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16点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880,下调16.00点。
-
货币政策转向精细化:主要央行政策分化凸显 贸易与通胀成核心变量
【货币政策转向精细化:主要央行政策分化凸显 贸易与通胀成核心变量】欧洲央行、美联储、日本央行及加拿大央行于本周相继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在通胀路径趋稳但外部不确定性高企的背景下,各自采取不同应对策略,凸显全球货币政策进入高度数据依赖与风险权衡的新阶段。
-
天风证券:美国12月降息25bp、明年继续降息3次左右或仍是基准情形
【天风证券:美国12月降息25bp、明年继续降息3次左右或仍是基准情形】天风证券指出,美国12月降息25bp、明年继续降息3次左右或仍是基准情形。非农新增就业在最近4个月表现低迷,关门结束后公布的数据或边际好转,但难现强劲的高增;而通胀大概率持续温和。本次鲍威尔发言令降息预期骤降,或是暂时的;后续降息预期有望逐步恢复。
-
日本央行如期按兵不动 两名官员提议加息
【日本央行如期按兵不动 两名官员提议加息】周四,日本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0.5%不变,为连续第六次会议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
-
央行今日开展3426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央行今日开展3426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7.0991 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5点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7.0991,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5点。
-
央行今日开展5577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央行今日开展5577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
-
美欧日加四大央行罕见“同时开会”:利率决议间隔不到24小时!
【美欧日加四大央行罕见“同时开会”:利率决议间隔不到24小时!】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本周公布的最新利率决议,无疑将成为全球市场上万众瞩目的重头戏。不过,从央行领域的财经日历看,美联储显然不会是接下来两天唯一的亮点……
-
澳大利亚第三季度消费者价格环比增长1.3% 预估为1.1%
澳大利亚第三季度CPI同比增长3.2%,预估为3.0%,前值为2.10%;澳大利亚第三季度CPI环比增长1.3%,预估为1.1%,前值为0.70%。
-
华泰证券:联储维持独立性长期更利于市场预期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华泰证券:联储维持独立性长期更利于市场预期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华泰证券研报指出,近期,美国增长再度加速+财政宽松即将上马的环境下,联储指引多次降息将压低真实利率。中长期,美国财政可持续性下降,银行去监管、美元稳定币快速扩容、及潜在的国债利率“管理”均可能引发美元超发,继续松动美元的估值“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