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首发和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2401篇原创文章
2024年5月10日晚间,一则“20亿知名私募瑞丰达跑路”的消息在金融圈和互联网舆论环境中迅速流传,再度引发了市场对于私募产品的信任危机。
这一次,距离2023年11月,FOF私募华软新动力爆雷事件才过去半年时间。
瑞丰达全称浙江瑞丰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地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嘉年华国际广场D座D202-71室;
实际办公地点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五星路727弄8号楼5层。
5月10日,有媒体记者来到浙江瑞丰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瑞丰达”)上海办公地浦东新区北蔡镇五星路727弄汇公馆10号楼,发现门口立有汇公馆物业客户服务中心放置的标识,上面写着“有关于浙江瑞丰达资产管理投资纠纷的事宜的,请直接去浦东经侦支队咨询处理!现经侦支队已介入封门调查”。

图片来源:媒体记者记者现场拍摄
据多家媒体记者求证,目前该私募产品已无法赎回,公司实控人已失联,部分投资人已经报案。

图片来源:见图
原本是瑞丰达资产的主要办公场所,但如今已人去楼空。
私募跑路,不是小事,更重要的是,这一次这家所谓“知名”的瑞丰达私募跑路事件,并不简单,通过这个事件所折射出来的一些风险信号和套路手段,很值得拿出来和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分享。
这篇文章,将基于对私募基金瑞丰达最新的跑路事件梳理,结合当下几个金融领域的现实动向,深入挖掘这家私募将钱套走转移的门道和套路,并对后续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和环境,可能出现的变化和影响,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最新被证实跑路的私募瑞丰达,具体是一个什么公司?做的什么生意?
当下的实际情况就是,被传跑路的私募瑞丰达确实跑路了,办公室只剩下前来维权的投资人们。
接到报案后,浦东分局经侦支队已受理案件,赶赴现场,组织投资人现场登记,指导投资人前往接待窗口递交相关材料,目前已封门调查。
比较讽刺的是,瑞丰达的取名有吉祥、收获、通达之意。
资料显示,浙江瑞丰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2016年立于太湖江畔,总部位于上海,登记时间为2017年5月31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实缴资本750万元,实控人为邱文龙。
出资人认缴比例显示,邱文龙占80%,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刘力诚占比20%。
瑞丰达业务类型包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类FOF基金,管理规模在20—50亿元。

图片来源:网络
一家有正规备案,且达到如此规模的私募基金突然跑路,让市场很是震惊。特别是诧异,“钱不是在托管账户吗?怎么卷跑的?”
客观来说,瑞丰达这个私募,不仅有牌照,连经营包装,都做得相当有门道,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图片来源:网络
一般股票型私募,门槛是100万,这家500万;一般管理费普遍是1%,这家是2%;一般超额收益提成是20%,这家是50%。

图片来源:网络
这相当奇葩了,结果往后看,发现居然还能更奇葩。所谓明星基金经理的业绩展示,各位请鉴赏: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过去两三年,主流指数普遍跌20%、30%,大量主动管理人普遍亏30%-40%的情况下,这家随随便便都是200%、300%的收益,大家觉得可能吗?
而且业绩曲线,无一例外都是旱地拔葱式的走势,神奇不神奇?
直白一点,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稍微有点金融认知和市场经验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如此靓丽和逆势的表现背后,这家私募必然有什么见不得光的手段和门道。
而且实际上,这个最后一位“明星”的介绍,不经意点破了背后的秘密,就是红框框的那段:
“擅长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并购重组,精通一级半市场和二级市场联通管理。”
非业内也许不理解,但是金融行业从业者,应该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不就是和上市公司配合,搞坐庄嘛。
既然是坐庄,那么把监管账户里面的钱弄出来,那就太简单了:
举例来说,一只新三板的股票G价格只有1块钱,而且基本没有流动性。
这个时候,通过很少的成交量就可以大幅拉升股价,比如私募A以溢价30%向私募B买入一手,在没有其他交易者参与的情况下,那么当天该股就大涨30%。私募A、B之间(或更多合作方)重复此对倒操作,就可以把股票G的价格拉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最终私募A或私募B(或私募AB一起)在高位大量接盘上市公司股东的股票,钱就进入到了上市公司股东的口袋,私募A或B(或一起)再跟上市公司股东分钱。
这种玩法,其实在私募,甚至公募的圈子里面,并不是什么秘密,而且已经持续很多年了,只是市场好的时候玩家更多,只要没有人刻意砸盘,一直有人接盘,基本没什么风险,这个玩法就可以循环下去。现在市场不太好,有些私募自己资金链断了,玩儿不下去了,这个本身就很短的链条就断了。
就会出现产品收益很好,但无法赎回的情况。
其实随着过去几年,随着监管的趋严,私募明晃晃大面积和上市公司搞这些勾兑,查得非常严,也抓了不少人了。但这家钻了个空子——新三板,而且是猛烈快速的搞。
举个例子,新三板有这么一只股票,和嘉天健(834274),基本没人交易,股价仅1元,然后在23年4月后,仅用1600多万,就把股价自己来回抬,最高炒到54元。

图片来源:网络
然后看下信息披露:23年中报,这家基本没交易的新三板公司,前十大股东都是自然人。倒是23年年报,突然进来好几个私募,其中三个是瑞丰达。另外一家私募,目前看出事也是时间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跑掉的原来的股东,把手上不值钱的股票,通过这些私募实现了流通,同时几千万市值的公司,瞬间变成了近10亿市值。
这样的股票,有6只,还有:浩添储能、味福记、农匠科技、友联盛业、邦客乐。
所以这家的套路非常简单:在完全没流动性的新三板市场,找到一些愿意配合的新三板公司及其股东,用自己的自然人身份,低位接盘这些完全没流动性的股票,然后拉高后卖给自己控制的私募基金,从而实现巨额资金的转移。
大家可以理解为,他们用自己的马甲买了个烧饼,1块钱,然后对外宣称,这个烧饼值100块,然后卖给自己控制的产品,用客户的钱100块来买这个1块钱的烧饼。
同时,这家公司的另一部分人马,在市场上大量寻找有限资金,联合信托发行结构化产品。业内传说销售佣金4%,2000万起投,1:4优先劣后,保本8%,老板拿5个亿资金做劣后。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自然有不懂行的客户被骗。
任何骗局,到了兑现的时候,就是暴雷的时候,5月9日,维权现场,有投资人向媒体透露,瑞丰达实为“夫妻店”,直言瑞丰达实控人孙伟与日赢控股的实控人李敏为夫妻,听闻孙伟已在国外。
瑞丰达、日赢控股的办公室均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汇公馆内,分别位于10号楼、8号楼。汇公馆物业人员称,这2家公司已经连续2日没人前去办公。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简单来说,这家私募坑的,是投资人的钱,而从市场上,并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本质上,“又是一个你图他利息,他图你本金的故事……”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透过瑞丰达的跑路事件,折射出哪些风险和套路值得重视?
中国金融投资渠道,过去很大一部分,底层资产最终都是指向了房地产。
而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各类基金,信托,也是融资渠道中最顺手,也是最常用的工具。
但是当下越来越多的私募和金融投资,暴雷跑路的表现,这锅,房地产不背,也背不了:
抄底了与房地产相关的工业品,最大的风险,是出现了净值回撤,甚至暴跌,但是一旦是搞股市串联,金融坐庄,那么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正常投资,有亏有赚,能力有差,也算正常,但是通过瑞丰达的这次跑路事件,实际上揭开了中国私募投资领域的很多专门针对投资者群体和市场资金收割的门道和套路:
比较典型的套路包括:
一、挂羊头卖狗肉。
私募机构虽然按照监管要求开立了托管账户,但是给客户提供的打款账户却并不是托管账户,而是他们的自有账户,名字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上跟托管账户对不上,私募机构就可以直接把钱转走。
如果投资人的钱确实进入到了托管账户,那么私募自己转不走。
二、多层嵌套。
这种相对更常见,私募机构确实开立了托管账户,投资人的钱也打进了托管账户,但是私募机构通过多层嵌套的方式,比如:FOF,把钱投给了下一层私募产品。而这一层私募产品如果是投向了股权投资,钱会直接打到被投公司账户,那么钱也就转出去了。对于私募投资多层嵌套行为,目前国家已经加强监管,要求最多只可以有两层嵌套。
三、接盘。
如前文所述,私募机构将资金投向新三板一类缺乏流动性的股票,与其他机构或个人联手做高股价,然后高位接盘,与合作方分钱。
投资人可以看到高收益率,股票也在托管账户内,但钱无法赎回。
当前国内私募总规模,也有20万亿,二级市场的私募有5.5万亿,坏人一直有,任何领域行业都有,只不过要看数量和概率。
如今赚钱是越来越难,但亏钱是越来越容易,尤其是一些骗术也越来越专业。
如这次通过新三板转移资金的套路,监管应该已经在出打补丁的政策了,部分托管券商之前也已经不允许底层有新三板,这种估值容易造假的底层,估事之后,各家托管大概率都会拒绝新三板。
但是,这对中国的私募领域,甚至金融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后续需要很长时间来消化。
在一个讲究信任和信心的市场搞诈骗,是对这个行业和市场最大的真实伤害。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结合最新监管的一个动向,接下来,该怎么看?
5月10日晚间,ST摩登、ST红太阳、ST华铁、*ST中利、ST浩源、*ST深天、ST长康、ST三圣、*ST信通等9家公司相继披露收到监管责令改正措施决定的公告。
公告显示,9家公司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大额资金,证监局要求其在六个月内清收占款。
沪深交易所火速下发关注函,要求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切实整改到位,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
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规范类退市实施力度;证监会出台《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明确出现大股东大额资金占用且不整改的,在强制退市中予以考虑。
4月30日,沪深交易所发布退市新规,新增占用退市情形,明确规定公司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余额达到2亿元以上或者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30%以上,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但未在要求期限内完成整改的,依序停牌2个月,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个月后退市。
5月10日晚,9家公司被责令改正,收到关注函,正是监管机构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新“国九条”的具体体现,退市新规下的“资金占用阻击战”正式打响。
5月10晚间,*ST信通发布公告称,公司当日收到黑龙江证监局《关于对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亿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下称《责令改正措施》)。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令改正措施》显示,*ST信通控股股东亿阳集团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截至2023年年报披露日,亿阳集团占用*ST信通资金余额5.34亿元,占*ST信通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126.01%。
黑龙江证监局决定,对*ST信通、亿阳集团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ST信通在6个月内清收被占用的5.34亿元,清空资金占用余额。
当晚,上交所也对*ST信通下发监管工作函,关注此事。
上交所要求公司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责令改正措施要求在规定期限内清收被占用的资金,切实整改到位,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控股股东亿阳集团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积极偿还占款。

图片来源:网络
包括*ST信通在内,5月10日,ST摩登、ST红太阳、ST华铁、*ST中利、ST浩源、*ST深天、ST长康、ST三圣等9家公司均收到责令改正措施决定。
同时,沪深交易所也火速下发关注函,要求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切实整改到位,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
上面这个监管维度的新动向,和瑞丰达跑路事件,表面上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实际上,联系紧密。瑞丰达不是第一家因为这种套路跑路的公司,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经过梳理和观察可以发现:在瑞丰达重仓的新三板公司中,还有一家叫江苏瑞竹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产品持仓与其高度重合。以和嘉天健为例,该公司2023年年报显示,瑞丰达和瑞竹私募各有三只产品进入其前十大股东名单。
不难发现,瑞丰达把私募产品的资金变成了一堆没有流动性、没有接盘方的、超级虚高的新三板股票。
从上面那些新三板的股东名单来看,瑞丰达是很多只股票在2023年年报披露的新进股东,也就是说,如果真的通过新三板交易的方式来实现,那么在2023年就已经开始着手了。
而新三板的股票没有流动性,也就没有什么波动,反映到产品层面,经过托管复核的产品净值也就走出独立行情、节节攀升了。
而这个环节中,股东套现,以及公司对资金的占用,就成为了私募联合上市公司进行套现的关键所在。
对于这样的问题,国家正式出手,加强监管,也算是必然的题中之义。
对于后续的走向,从逻辑出发,有那么几点判断:
首先,瑞丰达跑路从目前来看已经成为现实,投资者能拿回来多少,恐怕不容乐观;
其次,和瑞丰达有类似玩法和套路的私募,还有很多,意味着还有很多风险会在后续出清,逻辑是这样,但是对于很多投资者,以及私募市场来说,这个过程一定不会轻松快乐。
最后,国家出手,是好事,但是市场维度的博弈以及实际效果,不能过于乐观。
毕竟中国的金融市场还很年轻,问题和规则需要时间和过程。
瑞丰达这次的风险暴露,换个角度来看,其实也是一次警示教育。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分享几点个人的思考和观点
“金融”是经济的最高“表现形式”,甚至是对经济最敏感的的行业。
而当下,中国的金融领域,出现了明显越来越多的“收缩”,或者是直接选择不要脸的行为。
这是值得警惕的,能这么干,肯定是基于大数据、大背景、大形势判断“玩不下去”了啊。
这些最新的动向和现象,对于绝大大部分普通人其实影响不大,因为除了正常的房贷车贷,就意味着和“金融”基本没啥关系。
现在是那些有一定的金融资产还有一定的债务的“有钱人”群体,要注意了。
一不小心,极有可能被“血洗一空”。
玩金融的,不收割谨慎理性的穷人和底层,专找有钱人,或者愿意加杠杆进场的赌徒。
这里没有什么“理财产品,你惦记着他的高收益,他惦记的是你的本金。”这样的大道理,只是分享一个个人的心得体会,不一定对,大家看看就是:
不要在不适合“上进,折腾,奋斗”的特殊阶段,保持自己所谓的折腾争上游的心态。
大风大浪鱼会贵,不能光看见鱼的利润,也要看见葬身风浪的倒霉蛋。
生存,安全,才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最后,不要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去和人性对赌,对检验诱惑的真实与否,这一点,很重要。
这些,都是心存善念的思考和观点。
以上,就是对2024年5月份最新的私募跑路事件,进行的专题梳理和分析讨论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来源:
熊猫贝贝小可爱
本文观点不代表积木财经立场,不承担法律责任,文章及观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网友投稿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