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外市场去找“增量”,是今年许多头部私募的共同选择。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多家头部私募正在积极布局海外业务,其中不仅包括量化私募、主观多头私募,还有部分头部债券策略管理人。
不过,“出海”看似热闹,实则没那么简单。
“外资要什么与我们有什么,这是最难解决的两件事。”某百亿级私募合伙人一语概括了私募“出海”面临的挑战。一方面,外资机构对于私募的可追溯业绩周期、合规运营水平甚至产品设计能力要求较高,部分外资机构更是要求私募对资产安全性负责;另一方面,大多数头部私募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方面人手不足,可投入成本和运营能力有限,在“出海”方面显得有点吃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外资增配中国资产、全球市场周期错配的大背景下,私募“出海”是大势所趋。但若要真正满足外资的配置需求,为投资者提供“抗周期”产品,私募管理人还须在产品设计、公司治理、策略可持续性等方面下功夫,做好准备工作再出发。(上海证券报)
来源:
澎湃新闻
本文观点不代表积木财经立场,不承担法律责任,文章及观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网友投稿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评论列表